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足彩胜负彩 > 媒体关注

[广西日报]医者担当践初心 勇赴使命建新功|致敬2023年广西首届“最美医务工作者”

2023-08-19 18:00     来源: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八桂大地上,有这么一群白衣战士,他们冒着高温酷暑走村串巷,他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与死神作战,逆风而行、披星戴月……用行动诠释着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医者使命。

2023年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这个以“中国医师”命名的节日,属于全国1100多万名医务工作者,也属于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宣传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鼓舞人、影响人,鞭策广大医务工作者“勇担健康使命,铸就时代新功”,在第六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足彩胜负彩、自治区中医药局联合举办的“第一届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选树宣传活动迎来了揭晓时刻,共有20名典型模范入选。

这20位最美医务工作者,他们有的数次出征,奋战在抗击新冠疫情一线;有的悬壶济世,为中医药事业奉献一生;有的润物无声,坚守数十年为患者点燃心灯;有的激扬青春,将最先进的健康理念、医疗技术带到乡村与社区,成为随叫随到的“乡村120”……正是有了这样一个群体的默默奉献、保驾护航,才让人民群众更健康、更安心。

大医精诚,仁心仁术。致敬医务工作者,也是在致敬一种“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新时代新征程上,“最美医务工作者”不只是一个称号,更是传达着真善美的价值判断,传递着正能量,体现着崇高的精神,展现我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奋斗历程和光辉成就,激励着全区广大医务工作者践行使命担当,为广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改变慢性肝病病人和家庭的命运

从医30多年,如果说为推动这个领域的防治工作作了一点贡献,最大的体会是,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力量,广泛发动了社会的力量,久久为功,改变了广西一大批慢性肝病病人和家庭的命运。——彭涛

彭涛,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外科主任、肝胆外科主任。他不忘医学初心,廉洁自律,规范行医。他团结带领医院肝胆外科团队及大外科同仁,攻坚克难勇攀外科技术高峰。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肿瘤专科带头人及广西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带领医院肿瘤专科MDT团队和广西肿瘤学同仁,针对严重威胁广西各族人民的高发恶性肿瘤开展肿瘤规范化诊疗及三级预防工作。代表广西参与全国多部疾病专业指南制订,发挥学术影响力,发出“广西声音”。

在科研上,作为“广西慢性肝病诊治研究”创新团队带头人,他长期针对广西恶性肿瘤头号杀手肝癌开展临床和基础研究,发表SCI论文逾百篇,科研成果丰硕。

他积极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在新冠疫情期间,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向广西援鄂医疗队及广西医院捐赠大量医疗物资。发动组织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各专业专家组成医疗队,深入防城港市、东兴市、马山县、容县等地开展义诊。发挥专业优势,利用多媒体广泛开展医学科普宣传活动,传播健康理念。


为艾滋病患者撑起一片天空

面对艾滋病患者,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能帮助到他们,减轻他们患病的痛苦和负担,为这个特殊群体撑起一片天空,为国家的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贡献一份力量。——徐红

徐红,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副科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及疾控工作者,她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开展新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

从事性病艾滋病防制工作七年,她始终战斗在一线,是患者信赖的知心姐姐。她同科室人员利用日常休息时间深入现场,积极开展相关监测及现场干预,推进南宁市艾滋病防治攻坚工程,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开展面对面宣传引导,组织“12·1世界艾滋病日”大型活动。

2020年10月她转到传染病防制科后主动扛起防控责任,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干在前、冲在前。2020年10月以来共参与了100余起新冠肺炎病例的调查处置,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调查处置30余起。

她担任疫情分析研判组组长和南宁市疫情防控专家组联络员,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开展新冠疫情分析研判。2020年至今共完成疫情分析报告100余篇,及时评估疫情风险与趋势,参与市疫情防控专家组分析讨论会30余次,参与了近100条防控建议的讨论。


打造地贫治疗“梧州方案”

最难忘的是,我们的研究方案从零到逐渐丰富成型,最终做出了国际首个胎儿血红蛋白诱导剂治疗地中海贫血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最开心的是,随着“梧州方案”的完善,将有更多的地贫患儿得到康复。——陈江明

陈江明,梧州市工人医院院长助理、血液内科主任。陈江明从医22年,长期诊治各种血液系统疾病。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梧州人,他深知梧州是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患者要治愈非常困难,面临的是一条艰辛之路。

2015年,在一个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科研项目中,陈江明意外发现有些药物有特别的疗效,同年正式启动了药物治疗地贫的科研。

“我们对9例患者做了早期研究,发现使用这个药物之后能够让近70%的患者脱离输血,大大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2018年陈江明带领团队又正式开展了双盲、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证实了药物治疗地贫的有效性。

2021年,药物治疗地贫研究成果成功在国际SCI杂志网站置顶发表并获得了国家专利以及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陈江明也获得了梧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荣誉称号。2022年陈江明主持的治疗地中海贫血方案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为打造地贫治疗的“梧州方案”奠定了科学基础,如今成果应用于多个外省区。


练就敬业精业的“金刚钻”

我出生在农村,更深知老百姓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现在的工作更多的是在关注对老百姓的健康保障上,给予他们更便捷、舒适、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做一个有爱心、有温度的医生。——劳有益

劳有益,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自治区钦州方舱医院抗疫荣誉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突出贡献(荣誉)奖等荣誉。

专研不止。他擅长于消化内镜下的各种诊疗技术,率先在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开展了超声内镜检查与治疗、二氧化碳灌注结肠镜检查与治疗、结肠透析机治疗、13C呼气试验等新技术新项目。

他积极推广无痛低成本麻醉用量少的“骶管麻醉联合丙泊酚静脉全麻术”,组织研究“在小儿肠镜检查中灌注二氧化碳”的课题。撰写发表专业论文26篇,多篇获钦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多个课题研究获奖。

担当作为。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出击、措施有力,为钦州有效阻断新冠疫情传播构筑免疫安全屏障作出突出贡献。

他两次担任自治区钦州方舱医院执行院长,取得患者“零重症”“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骄人成绩。

医者仁心。他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深受患者信赖,不少患者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其中不乏有全国各地的疑难病患前来问诊。

他结合北部湾病患人群的发病机理,引入了“内镜窄带成像术”对“巴雷特食管症”进行早期干预,最大程度上防范群众因病致贫。


做一个敢为人先的医生

从业19年,一直致力于玉林市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建设,希望把工作进一步延伸到预防环节,逐步实现心血管患者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管理。——谢文超

谢文超,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曾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第一届广西优秀医师等称号。

勇挑重担。他牵头组建的医院胸痛中心和房颤中心,救治数量及质量指标均位于广西同级医院前茅,均获得广西首批“国字号”认证,成为国家级冠心病介入、心律失常介入培训基地。

他曾到区内外10余家三甲医院、县市区医院指导胸痛中心建设,带领本地区3家二级及以上医院成功创建胸痛中心,为心脏病患者救治作出了贡献。

砥志研思。他擅长冠心病及主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独立开展TAVR手术、复杂冠脉介入治疗及胸腹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等,技术能力过硬。

他是广西为数不多的分中心主要科研研究者,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十余项,其中有三项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其主导的《院前院中院后连续服务模式构建及产业发展》,系广西首个致力于解决患者院前院中院后信息孤岛的重大专项。

务实创新。他创新工作理念,出台实施了系列精细化管理新办法、新方案,做到“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

他积极推进医用耗材管理,自实施一年来,耗材采购金额同比有较大幅度下降,向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转变。


是主刀“战士”也是科研“谋士”

经常要面对不同的患者,处理各种复杂的病情,遇到各种教科书中没有遇到过的案例,我一直秉承一个理念,用科研给临床建立治疗前进路上的“路标”,使我们一直在正确的方向上为患者解除病痛。——董小锋

董小锋,广西医学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副主任。他擅长肝胆胰脾疾病的各种常规手术、微创手术及各种复杂疑难大手术,熟练掌握肝胆胰脾疾病的各种综合治疗方案,目前每年主刀完成各类手术400余例,为各类患者解除了病痛,并延长了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

他在国内率先提出了癌巢型肝癌的超声造影诊断表现、术中快速冰冻诊断表现,将癌巢型肝癌的转移方式定义为“血管內的血管外转移”,同时提出了“肿瘤社会学”的概念,极大地指导了临床诊疗工作,并据研究成果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措施,明显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主持及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课题5项,参编医学专业著作1部,获得实用发明专利2项;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6项。以第一完成人主持的项目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等奖1项,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完成奖一等奖。2019年获第十五届广西青年科技奖。


竭尽全力守护母婴安全

医院从来都不是冷冰冰的,作为医者,既要有仁术更要有仁心,面对着每一个降临世间的新生命,我们竭尽全力,守护着母亲和孩子的健康安全,也为她们营造更温馨、舒适的环境。——孔琳

孔琳,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3年,她始终坚持把做好本职工作,推动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人生的追求。工作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对技术精益求精,在产科专业领域成绩突出,用务实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业绩铺就了母婴安全健康之路。

她致力于围产医学研究,尤其擅长产科疑难危重症的救治及胎儿疾病的宫内诊治,带领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团队打造了区内多个“产科第一”品牌,陆续推出一系列全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

在她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该医院产科发展成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妇产科专业基地等多个培训基地。同时,产科还成功升级为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建设步入全国先进行列。医院成为国家级孕产期保健示范单位、广西产科质控中心挂靠单位。

她组织参与的十余项科研课题研究已结题,参编了《临床胎儿监护学》《孕产期保健知识》等书籍并在相关领域荣获一、二等奖。


扎根基层治未病

有幸获得第一届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称号,未来我将以荣誉为责任,继续追求我热爱的事业,继续服务我的患者。——黄尊华

黄尊华,柳城县中医医院业务副院长、妇科主任。她扎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从事临床一线工作21年,始终以病人为中心,时刻把医者仁心、大医精诚作为行医准则。她德技双修,以热忱和真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为患者除疾祛病、排忧解难。她被评为广西第二批优秀中(壮瑶)医优秀研修人才。2013年她带领的柳城县中医医院妇科被评为柳州市重点专科。2020年她带领的治未病科获得“柳州市工人先锋号”称号。

她是柳城县引进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2010年研究生毕业,受导师言传身教的影响,黄尊华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到柳城县中医医院任职,主攻中医治疗不孕不育症及各类疑难杂症。多年后,她又牵头创建治未病科,将治未病科打造成柳城县家喻户晓的健康保健养生中医外治体验中心。黄尊华说:“妇科和治未病科,就像我的两个孩子,一步一个脚印长大;又是我的两个阵地,努力操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她说,基层有需要我服务的人群。健康中国不是一句空话,我们扎扎实实把基层健康服务做好了,健康中国就能实现,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有保障。


耄耋之年传岐黄

年轻人的成就很大,很荣幸有机会要向他们学习。有生之年,只有坚持学习,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守护人民健康作贡献。——韦立富

韦立富,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针灸康复一区主任医师、桂派中医大师。韦立富今年84岁,从事卫生健康工作62年。他是广西本土培养的第一届中医专业毕业生,也是中国现代著名针灸学家朱琏先生的嫡传弟子。他坚守在恩师工作过的地方(今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工作至今,认真践行“中西结合、科学针灸”,用最简单的银针,造福百姓。

他用仁心仁术书写平凡而传奇的行医故事。无论是国家元首还是普通百姓,他都一视同仁。他师从朱琏先生18年,成为朱琏针灸流派的代表人物。在62年的行医生涯里,他既远赴北京为国家领导人施针去疾,又应邀为各国政要诊治顽疾。他参加中国(广西)第六批援外医疗队赴非洲国家尼日尔,运用中医针灸为非洲人民、联合国组织及各国驻尼使馆机构的工作人员治病。他赴波兰讲学,到泰国义诊,开班培训,使中国神针传为佳话。

他说,针灸是中西医结合的桥梁。他不断实践完善针灸神经学派,西学中用,推进中医科学化,其针灸治疗多发性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学术成果被评为“国际医学交流优秀成果金杯奖”。他熟练运用针灸兴奋法和抑制法,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疑难疾病,屡创治病奇迹。


柔肩能负千钧的“疾控战士”

身为一名疾控人,我愿意用我所学,倾尽全力,为保障贵港人民群众健康、构建和谐美丽贵港作出积极贡献。——陆雪兰

陆雪兰,贵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防制科副科长。2021—2022年,她以优异的表现连续两年荣获贵港市“优秀医师”荣誉称号,还获得2022年卫生健康系统新闻信息宣传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新冠疫情期间,她一直坚守在一线,夜以继日“侦查”,与病毒肉搏、与疫情较量。2021年以来,她累计参与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2起,其中新冠疫情30起。

流行病防制科是贵港市疾控中心的核心科室之一,承担全市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她除了落实新冠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措施之外,还积极投身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带领科室同事积极指导社区街道除“四害”工作。对于全市碘缺乏病监测、禽流感监测、性病麻风病防治、疟疾等重点寄生虫防治、血吸虫病防治、登革热等蚊媒防控工作,她和同事都能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全市继续保持血吸虫消除、地方病消除、疟疾消除、麻风病消除状态,为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贡献自己微薄力量。


传统中医的“攀登者”

在保护人民健康方面,中医药能发挥重要作用和作出重要贡献。我们要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才能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的需要,才能让中医药事业更好地服务国计民生。——李景巍

李景巍,百色市中医医院中医经典病房主任。从事卫生健康工作41年。荣获县市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15次、年度年终考核优秀等次15次、市级优秀共产党员1次等。科研课题《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儿童手足口病》荣获2015年度百色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40多年来,李景巍坚持从事临床一线工作。虽即将退休,他仍积极参与筹建桂西第一家市级中医经典病房,并担任病房主任。

李景巍负责各科疑难病人的邀请会诊,每年解决疑难病例达50多人次。同时,主持开展以中医药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研究,逐渐形成自己的“伏火补土”学术观点与技术专长。在不孕不育治疗方面,他在区内享有较高声誉。

为民初心不变。作为一名34年党龄的老党员,李景巍始终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千方百计提升患者的就医便利度。他坚持在医药费上精打细算,竭尽所能减轻经济困难患者的就医负担。


在医学影像领域默默耕耘

通过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咱们广西的民族医药可以切实有效保障群众健康,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中医药壮瑶医药保障。——陈桂娥

陈桂娥,贺州市中医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她在医学影像领域默默耕耘30余载,曾经参加中国(广西)第19批援尼日尔医疗队,2023年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有人以为,放射科医生每天的工作就是结合临床“看图说话”,实际上,这并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诊断治疗,影像先行。”陈桂娥说,影像医生就是临床医生的“眼”、外科手术中的“GPS”。

仁心书写大爱,坚毅铸就担当。2017年1月,陈桂娥响应国家号召,成为中国(广西)第19批援尼日尔医疗队10名队员中的一员,毅然踏上了援非之路。2022年9月,第19、20批援尼日尔中国医疗队尼日尔共和国卫生荣誉勋章授勋仪式在南宁举行,陈桂娥获得尼日尔共和国卫生荣誉勋章。

2023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作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陈桂娥提交了《关于加大扶持广西壮药、瑶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关于进一步支持广西提高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救治能力的建议》等4份建议,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献良言良策。


在生命中枢“刀尖起舞”

神经外科处理的都是一些疑难危重的患者,神经外科手术是医学界中最棘手、最具挑战性的手术之一。只要病人和家属不放弃,我们就全力以赴。——刘克勤

刘克勤,自治区南溪山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他西出百色、东进上海、南下北海、北上新疆,冲在抗疫最前线;他用刀尖迎接挑战,用双手为生命起舞,勇闯生命禁区,守护生命中枢。

不论是新冠疫情期间还是日常的工作中,刘克勤敢打敢拼、勇争第一,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022年,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他一年内奔赴4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出色完成了疫情防控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的铮铮誓言。

他从事神经外科工作16年来,在脑胶质瘤手术和综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桂北地区率先开展使用黄荧光下脑功能区肿瘤切除术、机器人辅助脑深部肿瘤穿刺活检术等医疗技术。

“希望在脑恶性肿瘤领域有更广更深的研究和造诣,挽救更多‘大脑’,保护神经功能,努力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伤残率。这是一条辛苦的路,但也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我希望能让自己的青春和职业理想都在这片领域绽放,用刀尖迎接挑战,用双手为生命起舞。”这是刘克勤的豪迈宣誓。


老当益壮仍奋蹄


我非常荣幸能获得“最美医务工作者”的称号,界首骨伤医院将以此为新起点,不懈努力,勤奋工作,让广大农村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良的医疗服务。——李兴云

李兴云,兴安界首骨伤医院创始人、主任医师。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在桂北湘南享有盛誉。他自幼受父亲影响,高中毕业后跟随父亲学习中医骨伤技术,成为一名医生。他自学了医学大学课程,在实践中结合西医所长摸索中医治疗骨伤骨病的技术,娴熟掌握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关节退变、断指再植等治疗手段与技术。2001年4月,李兴云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3月,被评为全国优秀卫生院院长;2019年9月,被评为白求恩式好医师。

他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退休前,他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如今他75岁高龄,仍然坚持出诊带教,为医院培养业务骨干。虽然医院与家相距仅200米,但他中午不回家。新冠疫情期间,他带头在医疗一线忙碌,鼓励医院职工积极参与百色、北海、东兴、临桂等地的抗疫先锋队。

李兴云1992年起担任院长。期间,他以祖传几代的李氏神奇骨伤技术为核心,打造医院骨伤科品牌,培养钻研业务的氛围,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医院现拥有1000余名职工,800多张病床,住院人数年均2万人次,被称为“最好的乡镇卫生院”。


无惧无畏的“逆行者”

作为中医护理工作者,一定要有一颗热爱中医文化的心。希望能通过自己和所有中医医护工作者的努力,不断传承发展和宣传推广中医药,让老百姓更直观地感受中医药的良好疗效和文化魅力,吸引更多的人了解中医、相信中医、热爱中医。——范枫

范枫,东兴市东兴镇卫生院中医科护士长。她以卓越的护理技术,构筑了基层群众健康的防护墙;她是中医文化传播者,以过硬的技术、亲切的服务态度,提高病患对中医药治疗的认可度。

范枫毕业后回到家乡卫生院,一干就是16年,她始终将认真、敬业、热情贯穿于卫生健康工作中。新冠疫情面前,她是无惧无畏的“逆行者”,参与了隔离酒店的医疗保障、核酸采样、检查站卡点值守、疫苗接种、核酸追阳等防疫一线工作。疫情面前,她也是认真细致的“守护者”,全员核酸采样工作,做到不漏一人、科学严谨。对每一位群众,她都能做出高质量的采集,曾经一个多月连续每天采集超万例。疫情面前,她还是锐意进取的“实干者”,向指挥部递交了请战书到临时方舱医院参与救治工作,面对简陋和高风险感染的环境,她无所畏惧,一干就是42天,真正做到顾大家、舍小家。


“危重”一线显本领

今年继续优化科室的患者随访信息系统,加强科室呼吸重症康复团队能力建设,为患者提供更优的全程化医疗服务,切实把健康和关爱送到百姓身边。——覃少佳

覃少佳,来宾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覃少佳刻苦钻研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医疗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安全、更放心的医疗服务。

他医者仁心,每次抢救危重病人都竭尽全力,受到病人及家属的高度认可;他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热心向来自基层的群众宣传医保政策,千方百计为他们减轻费用负担;他作为党员干部,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多次冲在应急救治等突发事件第一线……

近年来,他带领科室在肺癌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及呼吸介入治疗方面形成了较为明显的优势,在来宾市及区内的影响力逐步提高。慢性呼吸道疾病诊疗方面,开展从急危重症到居家呼吸康复的医院—社区—家庭全程管理,党员干部上门随访指导;带领科室提升诊治疑难、少见感染及脓胸等感染性疾病的能力;在来宾市不断推进肺栓塞综合防治临床研究,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也具有鲜明的特色,呼吸危重症救治水平不断提升。


大战大考见初心

作为一名护士,新冠疫情对我而言像一场大考,我得到了历练,我将继续坚守在生命健康第一线,不忘初心,为更多有需要的人服务。——谢国燕

谢国燕,凭祥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她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一次次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面对新冠疫情,她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和护理安全工作双防线,为边境百姓撑起“平安伞”。

新冠疫情期间,她负责感染科及特殊发热门诊的护理管理工作,同时负责凭祥市应急救治中心隔离病房的护理管理工作。在她的带领下,科室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2021年4月29日,广西首例印度“德尔塔”病毒的输入性新冠病人收入凭祥市应急救治中心,感染科冯祎然主任和谢国燕带领科室的医务人员进驻参与救治工作,顺利完成了首批境外输入新冠病人的救治工作。

2022年5月12日,感染科收治了一个从越南入境使用呼吸机的病重病人,谢国燕带领的团队除了完成护理治疗外,还要负责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在近一个月的共同努力下,患者才逐渐好转,后来成功转运至钦州继续治疗。

谢国燕任劳任怨,加班加点是常态,很多时候都是临危受命,但她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她以实际行动确保了疫情防控和护理安全工作双防线的全面落实。


守护健康的“呼吸尖兵”

每当看到患者因为我们的帮助而摆脱病痛,我就感到非常满足和欣慰。我希望我们继续努力,为河池市乃至桂西北地区的呼吸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韦庆

韦庆,河池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他勤于技术攻坚,精于专科建设,所带科室入选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培育项目,多项技术填补河池市空白。17年坚守,他努力实现“让老区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的愿望。

新冠疫情期间,韦庆作为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和传染科两个科室的负责人,冲锋陷阵,日夜操劳,坚守阵地,指导医护人员全力以赴收治、抢救危重患者,成功救治了全国第一例新冠肺炎的幼儿患者,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

为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韦庆组建医疗团队,建成了桂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设备最齐全的呼吸专科重症监护病室,救治能力在桂西北处于领先水平,为河池及邻省患者排忧解难。

为了提高肺结核的诊治能力,他深入调研,查摆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河池市肺结核的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在短期内大幅提高。韦庆还带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凤山县人民医院、天峨县人民医院、东兰县人民医院开展气管镜,提升了河池市县级医院呼吸疾病的诊断治疗能力。


乡镇卫生院改革的探索者

一名称职的医务人员不仅要医术精湛,还要医德高尚,更要有人文情怀。我将以荣誉为责任,继续服务于基层、服务于群众。——洪安煜

洪安煜,北海市海城区地角卫生院院长,副主任护师。她从事基层医疗工作27年,2015年—2022年,先后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先进个人”、广西优秀卫生院院长、全国优秀乡镇卫生院院长、农工党中央抗疫先进个人、北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医疗卫生工作者及最美巾帼奖等称号。

洪安煜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工作中尤其注重个人业务方面的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医务管理意识以及临床综合水平,同时带领全院职工不断探索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创新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推动医院全面深化改革。她带领全院职工开创了地角卫生院飞跃发展的新篇章,树立了乡镇卫生院创新发展的典型案例。她坚持以“健康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开展医患沟通培训,把医患沟通当作临床一线的重点工作来抓,打造“零距离沟通”“亲情化服务”的人文医院情怀;坚持科技兴医、人才兴院,改善就医环境,提高诊疗水平,发挥基层中医药在治未病、疫情救治、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


边境乡村群众的健康守护人

病人康复是对医生的最好认可,患者得到及时诊治,乡亲们都保持健康,是我最大的心愿。我为自己从事的事业感到自豪。——覃恒

覃恒,靖西市安宁乡安宁村卫生室村医。他扎根基层,长期在边境地区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守护群众健康。

从卫校毕业后,覃恒曾经开过药店。2015年他毅然选择回家乡担任一名村医,甘当边远乡村群众的健康守护人。

担任村卫生室医生以来,无论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不管白天还是黑夜,覃恒总是随叫随到。安宁村下辖8个自然屯且村民居住较为分散,村民家距村卫生室最远的近10公里,巡诊工作难度不小,但覃恒一直坚持到村民家中巡诊。

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覃恒一直坚守在一线,每天上门摸排返乡人员,宣传防护方法。安宁村人口近2000人,他不漏访一户,不漏登记一人。疫情防控最严峻时期,覃恒还主动请缨到车、人流量大的疫情防控卡点值守,每天防护服全身湿透。覃恒表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有责任也应该冲在前面,为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如今安宁村的乡亲们对健康的意识提高了,更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村卫生室的条件也得到了较大改善,村民也基本上做到“小病不出村”。

报纸版面截图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