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卫生健康综合 > 新闻宣传

基层医务工作者先进典型事迹② | 潘小霞:平淡充和施银针

2024-08-23 17:40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30位基层医务工作者先进事迹

集中展示来啦

潘小霞:平淡充和施银针

【医者】广西名中医、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针灸学科带头人 潘小霞

39载春秋,潘小霞银针妙手,行医治病,去除顽疾沉疴。她坚持实事求是的医学态度,终生学习,博采众长。作为神经学科朱琏针灸第三代传承人和医院针灸学科带头人,她将“取穴少、针感强、疗效好”的朱琏针法运用得出神入化,并推动朱琏针法入选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她是许多人一辈子的医生,许多家庭一家人的医生。

潘小霞在研究人体经络。王关任 摄

潘小霞平淡充和,很有中医的清静风骨。在病人心里,她温暖柔和,给人慈祥安宁的感觉。

独居的中风老爷爷,经潘医生之手治好了病,每周都会坐车到医院来,有恙问一问,没啥不舒服的,看她一眼就走了。

70多岁的老太太,40多岁中风,儿女找到她,她剥丝抽茧,一点点对症缓解症状。

化疗后出现全身带状疱疹的女士找到潘小霞,她施火针,弯着腰两个多小时,一针针点破几百个水泡;一天后到病房复诊,再重复一遍。患者愈后没有一丁点儿后遗神经痛。

60多岁的刘先生,女儿曾是潘小霞的病人,自己中风后也成了潘医生的患者。他说潘医生是全家最信任的人。有很多病人,跟了潘小霞几十年,潘小霞就成了他们的“家庭医生”。

护工黄女士40多岁,她隔天要推着刘先生从内科到针灸科找潘小霞。说起潘医生,黄护工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潘医生对病人是真好,很有耐烦心,每次扎针之前,都会先询问,问得很细。”

医院的同事身患肿瘤病入膏肓。她查找资料,请教同行,捐款5000元;每天下班后提上小小的针盒,到病房为患病的同事扎针,淡淡地询问病情,轻轻地帮助安慰。

潘小霞为病人施针除疾。王关任 摄

自从大学毕业后到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工作,她的银针没有离手。师从韦立富,成为神经学科朱琏针灸第三代传承人。

39载春秋,她一心一意,银针妙手,行医治病,生活十分简朴,工作尤其专注。

她将“取穴少、针感强、疗效好”的朱琏针法运用得出神入化。2017年成立名医工作室之后,她每年带一个弟子。她推动朱琏针法入选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牵头起草《朱琏针法治疗操作规程》《朱琏指针点按疗法治疗操作规程》,将朱琏针灸从师徒口耳相传扩展成学科技术。自治区卫健委在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创办朱琏针灸国际研究基地,12个二层基地最远的延伸到马来西亚。

她坚持实事求是的医学态度,终身学习,博采众长。作为医院的针灸学科带头人,她要求针灸医生坚持读经典,每周三中午12:30-13:00,轮流进行小讲堂分享。在她的手机里,有上千张患者的舌相图、经脉图;在她的办公桌上,有她设计的经脉问诊表。首诊病人,望闻问切,通常需要二三十分钟。施针诊疗,快速精准,神情专注又若行云流水。她很少和病人讲道理,病人在她的耐心细致中获得充分的安心。

退休之后,她一周回七医院坐诊3次。其余大部分时间,她去各地义诊,参加各种公益健康讲座。除了那一份工资,她对病人再无更多要求。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